立式投影機能高效率地檢測各種形狀復雜工件的輪廓尺寸和表面形狀,具體操作要求如下:
一、前期準備
1.設備檢查與校準
光學系統(tǒng)檢查:
檢查照明光源,確保鹵鎢燈等光源正常工作,光線強度足夠且均勻。若發(fā)現(xiàn)光源暗淡或閃爍,應及時更換燈泡。
清潔光學鏡頭,使用專用的鏡頭紙和清潔劑輕輕擦拭,去除鏡頭表面的灰塵、油污等雜質,保證成像質量。
檢查投影屏幕,確保屏幕平整、無褶皺、無破損,若有問題應及時更換或調整。
2.工作臺檢查:
檢查工作臺的移動軌道是否光滑,有無雜物或磨損。如有磨損或松動,應及時進行潤滑和緊固。
檢查工作臺的鎖緊裝置是否可靠,確保在測量過程中工作臺不會意外移動。
坐標測量系統(tǒng)校準:
對光柵尺或位移傳感器進行校準,按照設備說明書上的校準方法,使用標準量塊或已知尺寸的工件進行校準,確保測量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
檢查測量軟件與設備的連接是否正常,打開測量軟件,檢查其是否能正常接收和處理光柵尺或位移傳感器傳來的數(shù)據(jù)。
3.工件準備
工件清潔:去除工件表面的油污、灰塵、切屑等雜質,避免雜質影響測量結果或劃傷工作臺和光學鏡頭。對于表面粗糙的工件,可以使用砂紙或銼刀進行適當修整。
工件固定:根據(jù)工件的形狀和尺寸,選擇合適的夾具或固定裝置將工件牢固地固定在工作臺上。確保工件在測量過程中不會發(fā)生位移或晃動。對于形狀復雜的工件,可能需要制作專用的夾具。
二、立式投影機測量過程
1.工件定位
初步定位:將固定好工件的工作臺移動到合適的位置,使工件的被測部位大致位于投影鏡頭的下方。通過目視觀察投影屏幕上的圖像,初步確定工件的位置是否合適。
精確定位:使用工作臺上的微調裝置,對工件進行精確定位。通過觀察投影圖像,使工件的輪廓與投影屏幕上的坐標軸平行或垂直,便于后續(xù)測量。對于具有對稱結構的工件,可以以其對稱軸為基準進行定位。
2.圖像調整
焦距調整:旋轉投影鏡頭的焦距調節(jié)環(huán),使工件的輪廓在投影屏幕上成像清晰??梢韵仁褂米詣訉构δ埽缓笤龠M行手動微調,以獲得最佳的成像效果。
亮度和對比度調整:根據(jù)工件的表面顏色和反光程度,調整照明光源的亮度和對比度。對于反光較強的工件表面,可以適當降低亮度,增加對比度,使輪廓更加清晰可辨。對于深色工件,可以增加亮度,以提高圖像的清晰度。
3.測量操作
選擇測量工具:根據(jù)工件的形狀和測量要求,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如線段測量工具、圓測量工具、角度測量工具等。在測量軟件中調用相應的測量工具。
采集數(shù)據(jù):使用鼠標或操縱桿控制測量工具,沿著工件的輪廓或特定部位進行測量。測量軟件會自動采集光柵尺或位移傳感器傳來的數(shù)據(jù),并在測量工具上顯示測量結果。對于復雜形狀的工件,可以分段進行測量,然后將各段的測量數(shù)據(jù)進行合成和處理。
記錄數(shù)據(jù):將測量得到的數(shù)據(jù)及時記錄下來,可以手動記錄在筆記本上,也可以將數(shù)據(jù)保存在計算機中。在記錄數(shù)據(jù)時,應注明測量部位、測量尺寸、測量時間等信息,以便后續(xù)查詢和分析。
4.多視角測量
切換視角:對于形狀復雜的工件,從一個方向可能無法完*測量其輪廓尺寸和表面形狀。因此,需要從多個不同的方向進行測量??梢詫⒐ぷ髋_旋轉一定的角度,或者移動投影鏡頭的位置,以獲得不同方向的投影圖像。
重復測量步驟:在每個新的視角下,重復上述圖像調整和測量操作,對工件的不同部位進行測量。注意在切換視角后,需要重新進行工件定位和圖像調整,以確保測量精度。
